余成刚24日将去北京接受表彰,谈及对未来的规划,他表示会服从安排。
青啤(日照)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聘请了包括区内企业家、中介机构等在内的10名经济顾问,通过他们与客商建立联系,直至达成合作。

一是亲身体验到开发区的‘真诚服务,带项目来放心。让中外客商开心生活、激情创业、愉快投资,形成了开发区以商招商的磁场效应。贴心的服务和营商大环境的提升赢得客商的信任,他们主动参与到日照开发区聚力招引行动中。今年以来,该产业园对区内30多家汽车零部件全部走访一遍,在了解并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的同时,还通过企业了解上下游配套产业信息。今年以来,全区新招引和新开工项目139个。
对项目实行24小时、全天候、无缝隙的保姆式服务,在开发区已成常态。项目落地时,帮助跑消防、安评、环评等手续。除了农业用水,我市工业企业多是耗水大户,林水会战中水利设施的完善,既是破解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工业是日照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市经信委——工业增加值8.4%的背后是稳、进、好本报记者 孙向阳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与一季度持平,比全省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例如市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市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创新产品、培育品牌,广大外贸企业成为最直接最明显的受益者。以前不适合在日照落户的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将被吸引。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现在我市着力推动B2B和B2B2C的跨境电商模式

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这是许海明对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判断。李宜东告诉记者,目前某些数据的下降,是相对前几年在贸易融资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贸易型外贸企业业务急剧扩张导致的‘虚胖而言的,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使其恢复到一个健康的、强壮的体魄。在经历了从3月到6月的增长积累,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21亿元,增长3.7%,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为爬坡过坎的日照经济发展开了个好头。对此,市经信委副主任许海明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结构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之下,我们的经济保持这一态势,实属不易。
由于海关对跨境电商关税的政策调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现在我市着力推动B2B和B2B2C的跨境电商模式。这半年来,市民感受深刻的是,建设工地越来越多,塔吊越竖越多,这一片繁忙的背后是重点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
不得不提的是钢铁产业。但目前最大的是资金问题,对此,今年,市经信委会同人民银行联合召开重点工业项目推介会,向各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推介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项,计划总投资280亿元,拟申请贷款125亿元。

比如招才引智、招科引技,人才和技术的引入,带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直接带来的结果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市外向型企业尝到了甜头。上半年日照经济运行亮点有哪些?稳在哪里,进在何方,优在哪里?好在何处?稳中有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稳中向好态势能否保持?深日照记者专访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四部门相关负责人,述说全市上半年经济新亮点,解析亮点数据背后的原因,研判下一阶段经济形势新走向,为全市营造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的舆论氛围。
进出口降幅继续收窄,港口外贸吞吐量明显上扬。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7.6%,比一季度提高12.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房地产业在企稳回升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发展。更可喜的是,中澳(日照)产业园、航空产业园等高层次开放平台正在加快构建,这也将为我市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有了这些开放平台,日照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实现双向开放。着眼未来3-5年的对外开放,日照这座全省进口总量第四、出口总量第九的经济外向型明显的城市,目前正努力推动中澳(日照)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市统计局——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本报记者 孙向阳近日,日照发布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半年报——— 7.6%的经济增长,稳、进、优、好是日照给出的发展答卷。
其中工业方面,三招三引取得重大成果,一些大项目、好项目陆续破题。市经信委——工业增加值8.4%的背后是稳、进、好本报记者 孙向阳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与一季度持平,比全省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
卢东磊解释,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举措实施一年来,我市进一步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标准对园区进行了二次规划,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进一步集聚起了园区的发展活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主阵地。——出台一系列政策,给外向型企业带来重大利好。
数据显示,上半年,林水会战累计完成投资28.13亿元,旅游富市、城市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5.12亿元、45.14亿元。卢东磊告诉记者,自去年3月份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下滑10个月,但从今年的情况看,逐月回升的态势非常明显,尤其从投资接续增长来看,新立项项目和总投资分别增长48.3和102.4%,为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经济转型升级由此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据许海明介绍,化工产业方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用三年左右时间,在集中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推动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水平为内容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借鉴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园区的模式,搞好岚山石化产业园、莒县海右工业园提升优化,推动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旅游富市战略的实施促进全市形成一股旅游大发展的热潮,东方太阳城、东夷小镇、海洋馆等重点项目都已全面铺开,这些都是我市下一步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市的经济形势及走势,不能仅盯住短期内经济增速的起伏波动,而要更多关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尤其是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对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供给侧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从上半年各项主要指标看,不仅是回暖向好,而且势头还是进一步巩固的,卢东磊列举了几个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在钢铁行业步入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的严冬时,日照钢铁产业快人一步调整转型,着力于补短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强化补链,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工业经济的积极变化,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中。
尽管8.4%的工业增加值从表面看似乎并不亮眼,但个中蕴含着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密码,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读出经济的韧性和信心。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3个百分点。
关于下一步发展,李宜东乐观地表示,今年下半年,日照的对外贸易将会交出更好的答卷。下半年必须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投资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畅通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促进全市经济协调稳步发展,刘汉营说。
这体现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稳中向好,许海明告诉记者,工业企业发展态势企稳向好,除了企业效益的逐步提高之外,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4月份结束了连续47个月下降的走势,工业用电保持增长,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增幅较全省高1.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等等,对我市而言都是积极的信号。市发改委——我们有信心巩固发展回暖向好势头本报记者 李敏持续回暖向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和可喜变化正在加快累积,7月27日,谈起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卢东磊如是说。其中,全市百项重点工业项目上半年完成64.29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22.5%。工业企业利润、利税增速也在4月开始由负转正。
实际上,我市的对外贸易已经回升明显。尽管当前经济转型和改革推进带来诸多挑战,但日照经济依然充满动力和活力,市统计局局长刘汉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其中,最大的亮点,是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国际国内许多商人的目光将因此而聚焦日照。以前不适合在日照落户的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将被吸引。
比如,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这些领域投资比重偏低,将影响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他认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样也是产业的投资。 |